当前位置:

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》课堂革命反思与改进

反思与改进

文章来源:智慧工程管理教研室 时间:2024-10-20点击数量:

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》课程围绕“双链融合、四算进阶、五育五评”,以打造跨专业、多领域、校内校外双导师立体化互融的高水平教师团队为根本,以构建产业“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、新材料、新模式”融入,重构教学内容,以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为载体,依托校内外双基地虚实结合的实训条件,实施多维度多元化评价的立体化教学过程为路径,探索基于双基地双导师产教融合的立体化教学的内容和范式,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提供实施经验的支撑和示范引领。经过实践与探索,课程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优化:

1.课程内容的重构优化

课程结合国家专业教学标准,对接人才培养方案,融入1+X和预算员证书内容以及工程造价技能竞赛要求,对接岗位重构教学内容,用某城市更新项目串联造价工作流程,设置计算地上主体结构造价、计算二次结构与砌体造价、计算土石方与边坡造价、计算基础工程造价等七大教学项目,围绕“筑基求真、明理铸魂”确定了专业价值、劳动素养、使命担当、寻美向善等七个思政主题、细化教学案例。校企协同,真案真境真练,帮助员工掌握计量与计价岗位技能。

2.课程资源的优化

在原有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、市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基础上,校企协同,更新立体化教学资源,新建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(数字化工程咨询中心),面向预算员工作岗位,对接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的行业变革需求,是一个以员工为中心进行“职业基本认知训练+岗位核心技能训练+岗位创新实践培养”一体的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。另外,建设了全新的建筑基础施工与进度款计算虚拟仿真实训资源1项,微课视频30个,教学动画10个等立体化资源投入教学,将“识图-工艺-算量-计价-职业劳动”五要素进行立体式整合。

3.评价方法的创新

本课程总成绩=平时成绩×40%+期考成绩×60%。平时成绩评价设计采用“探究·挑战·机会”三融合“五育勋章累计制”评价方法。聚焦员工“德智体美劳”全方位成长,采用“师评+机评+自评+互评”的方式,针对小组任务担任、积极表达、笔记整理、准确计算、打印装订等,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“五度”进行评价

通过课堂革命,教学三维目标达成度高,员工的竞赛与证书考核成绩突出,对岗位的认知也更加清晰。但是课程还是存在一些不足,需要持续的改进和优化。例如:

教学评价缺乏适合本课程的智能化评价工具。团队已与多家机构开展调研和研讨,期望进一步统筹虚实一体、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采集到的行为数据、成果数据,进一步提高评价的效率和科学性。

需要继续拓展虚实结合的教学资源库,不仅要继续深化目前已有的中小型项目案例资源,还要探索本地区标志性建筑物的案例资源,进一步将中国建造、大国工匠精神融入教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