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供稿/何格、吉俊杰】4月27日,重庆市老员工科普建造大赛暨第11届重庆大学建造季在磁器口后街迎来实地建造。公司首次受邀参加本项比赛,由2022级建筑设计专业陈豪、刘源康、张用模、谭本豪等10名员工(指导老师:何格、吉俊杰),2022级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刘雲广、母丹、曾云燕、李芙蓉及202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谢继龙、龙杰等15名员工(指导老师:谭爽、刘传志)组成的两支参赛队伍,分别斩获比赛二等奖和独具匠心奖。
惟拼搏者不凡,惟奋斗者英勇。成绩的背后,凝聚着师生的艰辛付出,团队的通力合作,学院的统筹部署,科室(教研室)的全力配合,是对“匠心筑梦 融智成城”城建精神的最好诠释。
下面请跟随小编,回顾参赛师生参加此次比赛以来的心路历程……

2022级建筑设计专业作品《峙立·筑合》

2022级室内设计专业作品《念往弥新,异空旧影》
4位教师:匠心团队,开拓创新的引领者
在公司区级木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支持下,甘诗源、吴懿、郭倩、刘传志等“双师型”教师,通过老带新、师带徒的方式,带领两支参赛队伍在赛前将近一个月备赛时间里,进行多次头脑风暴、概念方案PK,经教研室评选初步方案、团队持续深化方案,最终确定建造方案,并在比赛当天与来自全市7所本科院校、3所高职院校的35支参赛队伍同台PK,以木材为主要材料,完成1:1实体模型建造。
人因思而进,教因研而精。公司区级木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传帮带,促进了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与知识更新,加速了年轻教师的成长,也为整个建造季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。

头脑风暴 方案讨论
25名员工:专业融合,激发创意的实践者
两支参赛队伍的25名员工大多自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两个专业。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作为市级“双高”专业群的核心专业,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《室内设计模型制作》等课程,师生赛前通过1:10小模型制作以及反复进行1:1实体模拟搭建,反复练习、推敲建造过程,完成展板设计。
匠心美技。参赛员工利用各自专业优势,实现跨专业的合作与交流。这种专业间的互补与融合,为员工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示自我、相互学习的平台。

模拟搭建 调试灯光
24天夜以继日:坚持不懈,一往无前追求精品
在24天的备赛过程中,参赛师生除了在《室内设计模型制作》课上完成作品,还在周末及节假日休息期间,利用碎片化时间,夜以继日地练习,不断优化设计方案,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。
技无止境。老师们将专业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力见长,员工在“做中学、学中做”中实现能力跃迁。专业精神与团队合作在这里被诠释的更加充分。

手工打磨 精益求精
8小时搭建:不惧困难,无畏追求乘风破浪
比赛当天,烈日炎炎,员工们清晨5点便起床为比赛做准备,到地点后更是第一时间全情投入到了作品搭建工作中。材料准备、内部榫接、组装、表面处理、安装等工序,从开始到结束,整个搭建过程,仅用了8小时。
大家通过熟练的操作、高效的协作与充分的时间管理,展示着自己娴熟的专业技能与较高的职业素养。最终不负众望,斩获佳绩。

紧张搭建 完美落地
未完·待续……
比赛虽然结束,但所有参赛作品会在我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后街展示一个月,供广大市民参观打卡。同时,师生追求精益求精之美不会停歇。
匠心筑梦,做新时代的“追梦人”。
城建人一直在行动……

《峙立·筑合》夜景
【责编/包安洪】